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方法及标准是什么
  • 15次
  • 2025-01-21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是指在短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至7天)给生物体接触某种物质后,观察其是否产生全身性不良反应的试验‌。该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旨在评价试验样品对生物体的全身急性毒性反应。


  这种试验通常通过单次或多次给予试验样品,观察生物体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不良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大体病理学发现以及死亡等,从而确定材料或浸提液的毒性程度等级‌。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方法


  ‌1.试验准备阶段‌


  准备试验样品及浸提液:按照标准方法制备受试物质的提取物或原液,通常涉及将物质浸泡在适当的浸提介质中(如生理盐水、植物油等),并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时间)进行浸提‌。


  选择实验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等,需选择健康的动物,并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组与标记: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并设立对照组,对动物进行标记以便于识别和记录数据‌。


  ‌2.试验实施阶段‌


  确定暴露途径:根据受试物质的实际使用方式和毒性特性,选择合适的暴露途径给予实验动物,如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灌胃或直接暴露于受试物质本身‌。


  注射样品或对照液:对试验组动物注射受试物质的浸提液,对对照组动物注射空白浸提液或生理盐水等对照液‌。


  ‌3.观察与记录阶段‌


  观察指标:在暴露后的规定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至72小时),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情况,包括体重变化、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和死亡情况等‌。


  记录数据:对观察到的动物症状、体重变化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


  ‌4.结果判定与评价阶段‌


  判定标准: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如GB/T16886.11、ISO10993-11等,对受试物质的急性全身毒性进行判定‌。


  结果评价:根据观察到的动物症状、体重变化等指标,结合判定标准,对受试物质的急性全身毒性进行评价‌。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标准


  GB/T16886.11-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YY/T0127.19-2023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9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植入途径


  YY/T0127.14-2009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


  YY/T0127.15-2018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5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经口途径


  GB/T22487-2008 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规程


  GB/T22488-2008 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规程


  GB/T23179-2008 饲料毒理学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