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次
2025-04-15
光毒性是指化学品在吸收紫外光后,释放能量对皮肤造成损伤,临床表现常为晒斑和水疱等。光毒性反应需要三个条件:化学品能够到达活细胞、适当波长的光线能够有效穿透皮肤、光敏物质能够吸收反应所需的能量。化学品光毒性试验有哪些方法及标准?
化学品光毒性试验方法
1)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3T3NRU-PT):
这是一种经过验证的体外光毒性试验方法,通过测定3T3成纤维细胞在化学物质和紫外线照射联合作用后,细胞吸收中性红的能力或细胞毒性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物质是否具有光毒性。
该方法已通过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验证并收录进OECD化学物质毒性试验指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体外光毒性试验方法。
2)ROS试验:
通过检测化学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活性氧(ROS)来评估其光反应性和潜在的光毒性。这种方法通过监测暴露在模拟阳光下受试物的光化学反应,预测药物潜在的光毒性。
3)重组人体皮肤模型光毒性试验:
使用重组人体皮肤模型进行光毒性测试,这种方法能够更接近真实皮肤环境,提供更准确的测试结果。然而,这种方法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还较为有限。
4)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进行光毒性测试。CAM是高度血管化的胚胎外膜,适用于研究光毒性,但需要改进以适应纳米材料测试。
5)其他方法:
包括人重三维组皮肤模型、人体角肮细胞试验、肝细胞试验、光-红细胞联合试验、酵母试验和组氨酸光氧化试验等,这些方法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还较为有限。
尽管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是主流方法,但其局限性在于不适用于部分非水溶性的超细二氧化钛颗粒,且无法分析毒性作用机制。
此外,超细二氧化钛的光安全性受粒径、晶型和表面处理的影响,工业上通常通过涂覆二氧化硅或其他金属氧化物来降低其光氧化性,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
化学品光毒性试验标准
GB/T21769-2008《化学品体外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体外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试验基本原则、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潜在光毒性的筛选和检测。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