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方法介绍:美白功效体外测试与人体试验评价
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方法介绍:美白功效体外测试与人体试验评价
  • 16次
  • 2025-01-20

  美白剂通常都易被氧化或具有离子性,当添加量较大时会对配方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美白化妆品的稳定性一直是配方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此外美白化妆品的效果也是消费者所关注的,目前其功效评价方法可分为体外法和人体法2种,主要包括动物试验法、人体试用试验法、人工皮肤模型试验法等,通常使用较多的是人体试用试验法,人工皮肤模型试验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使用得较少,而动物试验法受欧盟法规的影响也在逐步被取代过程中。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报告。


  美白功效体外测试


  3D黑素皮肤模型使用正常人的表皮细胞与黑素细胞共培养,采用气液面培养方式构建而成。3D黑素皮肤模型类似正常人体表皮组织结构,包括基底层、棘层、颗粒层以及角质层等复层化结构,其中黑素细胞存在于模型的基底层。


  当受到外界刺激,如UVB 辐照位于基底层的黑素细胞能够响应形成黑素颗粒,并从基底层向角质形成细胞中转移,随着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迁移至角质层,最终引起色素沉着。因此,通过检测黑色素含量以及模型中黑色素的分布情况,可评估原料以及美白类产品的体外美白功效。


  以 3D黑素皮肤模型为测试工具,UVB为刺激条件,烟酰胺为阳性对照,模拟化妆品在人体皮肤上的涂抹过程,将制备的美白霜均匀涂布于3D黑素皮肤模型表面,通过检测黑色素含量,评价该样品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及美白功效。


  美白功效人体试验评价


  1)受试对象


  选取受试者20人,年龄20~45岁,均为室内工作者。受试者排除条件符合GB 171492-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活动性过敏性疾病;对护肤类化妆品无过敏史;1个月内未曾全身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非妊娠或哺乳期;无伦理学禁忌;根据Chardon分组法,皮肤颜色在Ⅱ~Ⅳ之间。


  2)测试指标


  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M值表征黑色素指数,数值范围为0~999,测量数值越高说明皮肤中黑色素含量越高。Mexameter MX18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探头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光谱吸收的原理(RGB),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照在人体皮肤上的反射量来确定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


  皮肤白度(亮度)(L*值):L*值为白平衡,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偏向黑色。


  皮肤明亮度(暗黄度)(ITA°值):ITA°值为皮肤个体类型角,是与L*值和b*值相关的表征皮肤明亮度的数值。ITA°值越大,皮肤越明亮,反之皮肤越暗沉。


  3)测试方法


  ①控制温度(20±2)℃,相对湿度55%±3%。测试者面部稍作清洁后,在此环境下静坐 30 min 后进行测试,用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探头检测受试者使用样品前面部颧骨区域的 MI值;用皮肤色差测试探头测试受试者使用样品前面部的L*值和ITA°值;用 VISIA 面部图像分析系统对受试者使用样品前的全脸进行拍照,分析区域尽量避免笑纹、反光区域、黑痣和头发。


  ②)根据受试者使用样品前测试的 MI值、L*值和ITA°值情况,将所有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保证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初始值无明显差异。


  ③受试者在每天洁面后,实验组将美白霜以1.25 μL/cm2涂敷密度均匀涂敷测试部位,每天早晚各1次,而对照组洁面后不使用任何产品。


  ④在使用美白霜后的1,2和4周,在步骤中所述的条件下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M值、L*值和ITA°值,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利用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拍摄实验组受试者的全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