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洗涤用品检测是什么?检测标准及方法介绍
洗涤用品检测是什么?检测标准及方法介绍
  • 11次
  • 2025-01-22

  洗涤用品行业是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预测,2019~2024年织物洗护用品市场将以4.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洗涤用品市场的增长,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随着人们对洗涤用品需求量的增加,洗涤用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根据近十年的洗涤用品检测文献报道,洗涤用品检测技术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的分离能力强,检测效率高,稳定性好,是很多研究人员的优先选择。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洗涤用品检测报告。


  洗涤用品的定义


  根据《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GBT26396-2011),洗涤用品是指为了达到洗涤和清洁的作用而含有肥皂或/和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产品,为了满足家庭、社会公共机构或工业使用的目的而上市销售,可以是液体、粉末、糊状、条状、块状、片状等形态"。


  国际表面活性剂委员会对洗涤用品的定义是,根据专门拟定的配方配制的化学产品,包括必要组分和辅助组分,其中必要组分主要是表面活性剂,辅助组分是助剂、泡沫促进剂、填料及配料等。


  总而言之,洗涤用品是指用于洗涤餐具和衣物硬表面清洁的具有去污能力的产品。洗涤用品类型很多,如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涤剂等,可广泛用于家居、个人、清洁卫生、织物清洁护理、工业清洗等领域。


  洗涤用品检测标准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67项洗涤用品相关标准,涵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包括21项产品标准和33项方法标准。


  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中大部分规定了洗涤用品中的一些常规指标,如pH值、总活性物含量、去污力、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等;检测方法也多采用滴定法、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常规方法,对于洗涤用品中的风险物质仅有几项相关的检测方法。因此,国内学者致力于开发一系列洗涤用品检测方法,以有效提升洗涤用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技术水平。


  洗涤用品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是将样品气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并携带分子渗透通过固定相,随后基于不同样品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或吸附力大小不同实现分离的方法。


  目前,气相色谱使用的检测器有热电导检测器(TC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氮磷检测器(N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其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应用最为广泛,几乎所有挥发性有机物在此检测器均有响应。Saraii等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测定表面活性剂和清洗剂中残留的1,4-二噁烷,该方法从8.0mL,样品溶液中提取1,4-二烷,取微量有机溶剂注入气相色谱仪,检出限为0.4μg/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CC-MS)将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器相连接,结合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复杂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和分析,是一种准确高效的分析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除了具有气相色谱技术的优势外,还能通过碎片分布相对唯一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质谱作为通用型检测器,检测范围广,几乎涵盖气相色谱检测的全部领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对于复杂样品检测具有很大优势。已有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的洗涤用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包括二噁烷、邻苯二甲酸酯类、卡拉花醛对羟基苯甲酸酯、乙二醇醚、二甲苯麝香等。


  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e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应用广泛,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更适用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强极性和大分子物质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速度快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待测物质经色谱柱分离后,可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多种检测器进行检测。


  近年来,有研究人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或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洗涤用品中化学风险物质的检测方法,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荧光增白剂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洗涤用品中化学物质检测最常用的分析技术。由于洗涤用品的基质较为复杂,有时与目标峰无法完全分离,会造成色谱分离及目标物质定性定量困难。近几年,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由于灵敏度和选择性更高,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省了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时间,特别适合亲水性强、难挥发、热不稳定化合物及大分子的分离分析。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lon chromatography,IC)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个分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最早用于样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测定,现也应用于洗涤用品领域难以分离检测的样品,郭项雨等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洗涤用品中的氮川三乙酸盐,将试样用超纯水稀释溶解,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测定,目标物质可在20min内完成分离,定量下限为20mgkg,液体类试样的回收率为90.9%~103%,粉类试样的回收率为89.3%~105%,皂类试样的回收率为96.9%~115%。


  目前离子色谱法常用于分离有机阴离子、碱金属、重金属、稀土离子、有机酸、胺及铵盐等物质。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及新的固定相的研发和应用,将会产生更多的分析方法,开拓离子色谱在洗涤用品检测中的应用范围。


  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炬为激发光源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样品中各元素离子化后经激发光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在回归基态时发射出特定的光谱,根据特定光谱及其强弱即可测定样品中元素的组成及含量。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范围广等优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与质谱联合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将待测样品气化并离子化,随后离子进入质谱仪按质荷比进行分离,并根据质谱信号强度来测定元素含量。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等经典无机分析技术相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及精密度,线性范围也更宽,所以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环境监测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