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次
2025-01-24
近年来我国染发产品的使用和生产规模逐渐护大,染发剂的使用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产品中所用的染发剂原料更加丰富多样,单件产品中添加染发剂种类增多;染发产品中染发剂原料的使用频率也发生了变化,例如4-氨基-2-羟基甲苯、间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盐等原料的使用频率有所上升。随着国内法规更加严格,一些以前《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允许使用的染发剂,现在变为禁用。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染发剂检测报告。
液相色谱法检测染发剂
在标准和文献中,运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染发剂是最普遍的。前处理通常是将样品用甲醇或乙醇超声提取,有时加入少量亚硫酸钠防止氧化,然后超声提取过滤膜;色谱条件通常是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或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一般为280nm左右;以保留时间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所获得的待测物光谱波形进行定性,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由于染发剂样品基质比较复杂,色谱峰的背景干扰较多,杂质响应信号较强,虽然采用萃取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纯化提取液,但对于一些结构、性质相近的物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今后研究应着重于样品前处理,如采用固相艺取等技术有效去除杂质,降低检出限。
和液相色谱法相比,由于不需要色谱峰完全分离,液相色谱质谱法可以克服其他方法前处理复杂的缺点,从而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更高,特别适用于痕量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也是目前应用于染料检测方面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的前处理与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但质谱不能耐受磷酸盐缓冲液,基本都采用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使用ESI正离子模式检测。随着各检测机构分析仪器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液相色谱质谱法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GB/T 24800.12-2009《化妆品中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的测定》有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两种方法,董巧红等也建立了8种染料中间体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气相色谱对于染料的分离检测几乎都停留在分子量较小、易挥发的芳香胺、酚类染料,且气相色谱法常需要进行萃取或衍生化处理,对复杂基质样品的分离效果不理想,导致定性困难。吴新等比较了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检出限、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和检测物质种类,得出了液相色谱法更适合染发剂检测的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染发剂
相对而言,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效果较气相色谱法要好,刘明仁等利用萘做内标,有效地提高了苯二胺的检测灵敏度,并可以准确鉴定染发剂中邻位间位、对位苯二胺,但由于采用的是单四级杆质谱只能进行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因此检测染料组分的种类和检测灵敏度受到局限。如果能够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则更有利于多组分染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大大提高检测的通量,同时可以充分提高检测灵敏度,不过目前国内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普及度还不高,方法的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其他方法检测染发剂
随着离子色谱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无机离子发展到可电离的有机物,研究者利用酸性条件下苯胺类化合物可转化为阳离子的特性,用离子色谱法进行了检测,但目前相关的文献报道还比较少,适用范围有限,不能应用于不电离的化合物。而且离子色谱方法存在着仪器普及度欠缺、检测重现性相对较差的问题。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模式多、应用范围广、分析时间短、样品用量少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也被用于染发剂的测定。蒋红丽等运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了样品中几种常见的染发剂,其检出限、精密度、线性范围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实际使用要求但毛细管电泳易受电化学活性限制,只适合测定苯胺和苯酚类物质,且重现性较差,制约了其实际使用。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