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化妆品原料检测标准大盘点:化妆品基础成分和功效成分原料标准
化妆品原料检测标准大盘点:化妆品基础成分和功效成分原料标准
  • 8次
  • 2025-01-24

  化妆品原料检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化妆品原料是化妆品的基石,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检测,可以确保原料无异常变化、无杂质和异物,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其次,检测内容广泛,涵盖原料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安全性及功效评价等多个方面。这有助于企业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化妆品。此外,化妆品原料检测是企业加强全过程监管的重要环节。企业需注重配方、生产工艺和原料选用,确保每种原料都符合现行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法规方面,我国对化妆品原料检测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新原料注册人或备案人必须提供原料的详细信息,包括来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等内容。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原料检测报告。


  植物提取物的原料标准


  植物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应用由来已久,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的原料中植物类原料有2000多种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随着消费者对护肤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及功能性的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很多企业开发了主打植物类成分的产品和品牌,也发布了不少植物提取物原料的团体标准。


  植物提取物由于组成复杂,加之不同原料企业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存在差异,故生产出的提取物千差万别,原料质量指标的确定比化学合成品难度更大。2020年初在化妆品行业内引起关注的植物类防腐剂疑似掺假事件,就反应出缺乏标准所带来的问题目前部分植物提取物的原料标准没有规定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如T/FJBS 2-2023《化妆品用原料子花提取物(福鼎栀子花纯露)》和T/ZHCA 018-2022《化妆品用原料白树汁》等。很多标准虽然规定了某个(类)植物特征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但是该成分往往也不是这种植物独有的,并且以一、两个成分或者一类成分的含量去判定原料的实际质量和功效未必可靠。


  抑制微生物生长作用的原料标准


  虽然法规所规定的准用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均为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安全的剂量,但是近年来舆论和消费者对使用防腐剂越来越抵触,为迎合这一趋势,越来越多《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准用防腐剂列表之外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功能的物质被应用到产品之中,生产出所谓“无添加防腐体系”的化妆品。


  由于目前没有这类成分的化妆品原料标准,只能参考一些其他领域的相关标准,例如ASTM D2636-2007《已二醇规格》、GB 1886.1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乙醇》GB1886.23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或者起草团体标准以规范质量,如T/GDCA 007-2021《化妆品用原料辛酰羟肟酸》。


  其他功效成分的原料标准


  功效成分历来是化妆品行业的热点,随着近年来化妆品产业的提质升级,功效性原料标准的制订也日益受到重视,有技术实力的企业不满足于制订企标,申报行标和团标的热情日益高涨,部分热门功效成分原料标准举例如下,覆盖了保湿、美白、抗皱等多个领域:


  1)GB/T 33306-2016《化妆品用原料 D-泛醇》;


  2)GB/T 35915-2018《化妆品用原料珍珠提取物》;


  3)GB/T 36930-2018《珍珠粉》;


  4)QB/T 4416-2012《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


  5)QB/T 4950-2016《化妆品用原料PCA钠》;


  6)QB/T 4952-2016《化妆品用原料抗坏血酸磷酸酯镁》;


  7)QB/T 4953-2016《化妆品用原料熊果苷(β-熊果苷)》;


  8)QB/T 5107-2017《化妆品用原料 尿囊素》;


  9)化妆品用原料 棕榈酰五肽-4(行业标准起草中);


  10)化妆品用原料 角鲨烷(行业标准起草中);


  11)T/CAFFCI1-2018《化妆品用原料 甘草酸二钾 》;


  12)T/CAFFCI65-2022《化妆品用原料 辛酰水杨酸》;


  13)T/SDAS 397-2022《化妆品用原料 三肽-1铜》;


  14)T/SDSBME 001-2022《化妆品用原料 丙基四氢吡喃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