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次
2025-04-16
抗菌清洁巾是一种具有抗菌特性的清洁用品,主要用于去除表面的细菌和灰尘,且通常只需要清水就能达到清洁效果。抗菌清洁巾检测标准是什么?抗菌清洁巾抗菌性能检测有哪些方法?
抗菌清洁巾检测标准
FZ/T62044-2021《抗菌清洁巾》
本文件规定了抗菌清洁巾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纤维制成的,用于洗擦、清洁的,可重复洗涤使用的抗菌清洁巾(不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
抗菌清洁巾检测项目指标
抗菌效果: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抗菌级别、水洗次数;
安全性要求:抗菌物质化学含量、急性口服毒性、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致突变性、甲醛含量、ph、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禁用、溶出性指标、等等;
抗菌清洁巾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1.琼脂平板扩散法:
将含有抗菌剂的试样放在接种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过培养后,观察试样周围形成的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表明抗菌板的抗菌效果越强。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能快速判断抗菌清洁巾对特定细菌是否有抑制作用。
2.贴膜法:
将抗菌清洁巾试样与接种了细菌的薄膜紧密贴合,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薄膜上细菌的生长情况来评估抗菌效果。若薄膜上细菌生长数量少或无细菌生长,说明抗菌清洁巾的抗菌性能好。
3.振荡烧瓶法:
将抗菌清洁巾试样放入含有一定浓度细菌悬液的烧瓶中,振荡培养后,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烧瓶中存活的细菌数量,计算细菌的杀灭率或抑菌率,以此来量化抗菌清洁巾的抗菌效果。
这种方法能准确得出抗菌清洁巾对细菌的抑制或杀灭程度。
4.载体浸泡定量法:
将抗菌清洁巾制成一定规格的载体,浸泡在含菌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洗脱载体上的细菌并进行计数,与未接触抗菌清洁巾的对照组相比,计算出抗菌率。
这种方法能模拟抗菌清洁巾在实际应用中接触细菌的情况,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